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叫《甲午风云》,说的是当年满清甲午年间中国北洋水师与日本吉野舰队在黄海展开的一场悲壮的海战。当民族英雄、满清管带邓世昌的军舰被日本击中即将沉没前,他毅然决然、大义凛然在最后幸存的水兵协助下,不畏强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为了民族和捍卫国家尊严、打击侵略者,拨正航向冲向吉野的旗舰。邓世昌把那根脑后的辫子往后一甩的一幕动作看得观众为之动容和景仰。已经被炮火击伤的那双有力的大手握住硕大的舵轮狠劲一盘,舵轮飞速地旋转起来,接着船艏开始转向对准了吉野。当蒙太奇般的特写镜头定格在军舰的舵轮上时,观众几乎对军舰的舵轮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最近衣羊又看到了《上海滩》杂志上的一篇关于1948年发生在长江口上、死亡人数超过“泰塔尼克”号的“江亚”轮沉船海难的故事,现在长江口还专门有一段航槽就以此船名命名叫“江亚航槽!”当历史进程到了2000年6月“江亚”轮寿终正寝被拆解后,“江亚”轮舵轮经历一段差点毁灭的磨难后重生了。现在又被宁波甬东天后宫(现在的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收藏起来了。由此,船舶舵轮又让衣羊写下如下故事。
有船一定有舵;有舵一定在驾驶台有舵轮。当我绝对地说船一定有舵时有人一定会驳斥我:“不对,衣羊船长一定在信口开河,那些在上海小河浜里的荡桨划子没有舵!”大伙儿仔细去看看荡桨划子有没有舵?的确没有舵!但是我告诉大家荡桨划子一定有舵!否则,它在河里绝对不会转向。那么,它的舵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船民手里的那根桨或者是橹!桨和橹起到了舵的作用,起到了把定航向的作用。没有桨、橹的小船也一定会有一根起到舵一样作用的篙。如果原始的三样设备都没有就能够航行,衣羊船长就得拜师傅从新学艺了。
只要一提起船,在黄浦江边上生活的人都看见过航船,无论谁都会马上了解航船在水里航行掌握方向的船舵了。一般普通人对舵轮的形状也大抵有一、两分的概念。在所有描写船舶的故事中都会听到、见到舵轮,也有很多朋友从装饰品中看到舵的形状。应该说,舵轮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微小的空间,可是对船上真正舵轮的作用了解的人微乎其微了。
大概世上的第一艘船诞生起,舵就和船永远结合在一起了,它是船上最最重要的设备了。如同汽车的方向盘一样,即使这辆汽车再落后、破旧也一定有方向盘,即使这辆汽车再先进、豪华还是有方向盘。只不过它的装饰程度相异,而它在汽车上的功能绝对地一致。
船也和车一样,为了航行中掌握方向,需要有把握航向的设备,这就是舵和舵轮了。舵一般是在船尾的下面,是一块光滑、略有弧度的平板,其作用就是掌握船舶的方向。为了让舵转动,在驾驶台有一个联动装置组成,现代化大船的舵很大,非人力能转动,都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液压装置转动的,但最终拨动舵转动的就是舵轮,也就是邓老管带盘动的那个圆盘!
衣羊船长对船上的舵和舵轮是小时候家乡的河边小船、黄浦江上轮渡看见后了解的。
他发现舵和舵轮的联动是通过铁链和链盘。当在驾驶台拨动舵轮时,带动了链轮,然后拉动了链条,再把力传到了舵盘上的链轮转动船尾的舵的,拨动舵完全靠人力。因此,为了省力,人们就把舵轮做的很大了。原理就是增加舵轮中心半径后就增加了力矩,用力也就减少了。邓管带操的近乎和人一样高的舵轮就是为了省力而做的特别大。那种舵和舵轮在正常航行中一直需要人力维持,所以操舵一个班(四小时一班)后,水手都累得气喘吁吁了。不过锻炼了水手的臂力。当年的水手都是栗子肉鼓起无不与操舵这样的体力活有关,经常操舵就同体操运动员肌肉一样发达了。水手大力士就是这样出来的!
老水手告诉衣羊船长,当年一位一水个子几乎和舵轮一般高,只有头颈伸出舵把。他在操舵的时候用那股之劲简直是用了吃奶的力气。当船长发出一个右满舵的口令后,他要踮着脚跟站在舵轮的侧面握住舵把,除了用力气外还得加上他本人的体重才将舵轮盘了10圈。如果航道复杂,船长舵令一个接一个,这位一水一个小时操舵下来可以不用洗澡了。汗流浃背不说,头上的汗就和浴室的莲蓬头一样突突突直往外冒。
后来科学发展到了利用液压装置了,机械转动改变成了液压转动,与直接的机械转动进了一步,但还需要体力消耗。操舵因液压的压力大小,还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劳动。
现代化的船舶没有邓世昌老先生那个年代的舵轮了。现代航海科学的发展,船舶驾驶台都是安装了由电脑控制的电子传动同步电讯号装置。实际形状是一个圆装置与汽车方向盘差别不大,但比汽车方向盘还小!因此操舵没有当年清朝末年北洋水师管带邓大人那样艰苦用力了。现在一水操舵只要用手指轻轻一拨,舵轮就会马上转到所需要的舵角上了。而且在大洋或者宽阔的海面上正常航行时可以设定为自动操舵!完全实现了无人操作。现代化的船舶上都是将航向设定后,很轻松地将手柄拨到自动地位置,船就会自动地跟踪航向自动操舵了。现在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船越小舵轮就越大,操舵越费劲;船越大舵轮就越小,操舵越省力,可以说毫无吹灰之力。在家附近的浦东川杨河上我发现那些自航驳船都有考究装饰的舵轮。
根据造船师的计算设计,舵转动最大有效角度是左右35度,也就是左右舵角加起来70度。要开动一艘大船需要很多人,大船上因为考虑船舶的宽度、长度、视线局限和清晰瞭望,在驾驶台需要船长指挥,或者驾驶员替代船长执行航行指挥,这些所谓的高级船舶指挥人员是动口不动手的人。而执行操舵轮的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一级水手、俗称为舵工。一水必须具备法定的证书。他们要转动舵轮是需要在船长、驾驶员的口令下才能执行动作的。
在船舶上形成了惯用、简洁的操作舵令:左(右)舵5;左(右)舵10;左(右)舵15;左(右)舵20;你也可以发出左(右)舵1、左(右)舵3、左(右)舵13的口令。不过航海习惯上没有一位船长和驾驶员会这样喊舵令的,如果这样喊舵令的话,内行的人就会叫他“阿木林”了,成了脑筋不转弯的十三点了。一般都是习惯成自然地发出以5为进制的舵令。而要求水手盘动左(右)舵35,此舵令习惯上也不是左(右)舵35!船长和驾驶员会下达:“左(右)满舵!”的舵令。这些舵令一般都是在海轮和大型江轮上实行的。
如下是衣羊指挥一水操舵时的实景描述:
船长口令:“左舵20!”一水复诵船长口令:“左舵20!”然后一水按照船长指令将舵轮盘到左舵20的位置,看着舵角指示器转动,当舵角指示器转到左舵20的位置后,一水必须再次回复船长:“20度左!”船长听到一水的回答口令后,马上查实舵角指示器和实际船艏偏移方向并回答:“好的!谢谢!”船长口令:“正舵!”水手马上回答:“正舵!”当舵角指示器回到正舵位置后,一水再复诵口令:“舵正!”当船长认为无需改变航向时就发出:“把定!航向90度!”一水听到后马上回答:“把定!航向90度!”此刻一水可以根据船舶旋转的速率(转头的快慢速度)和操舵经验可以自由盘动舵轮而无需听从船长口令了,直至船舶把定航向在90度上。然后口令告诉船长:“航向90度!”当然,还有很多繁杂下达舵令的口令。
据说在长江中航船,在一些复杂的航道船长和驾驶员都是动手指拇头指挥操舵的。一水只要看见船长手指拇头的动作就知道该操什么舵了。因此,海轮和长江中的江轮形成迥然不同的操船指挥风格。海船的船长是歌唱家,而江轮的船长是指挥家了。
在黄浦江上的小型船舶、市轮渡上却没有“歌唱家”和“指挥家”指挥船舶的要求和必要了,因为这些船舶不需要特定人员的指挥。船长、驾驶员法定可以亲自操舵的。因此他既是船长、驾驶员也是舵工。现在黄浦江上航行的、装了机器的自行驳船几乎都是由具备法律证书的船工操作航行。应该说他们的正规名称也是船长,而民间都把他们称为“船老大!
衣羊船长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户口本,在职业这一栏目中户籍管理机构对从事300总吨(此为海船大小等级的级别)之上的海船的船长、驾驶员称为:“航海指挥引航人员!”
当你了解船长指挥一水操作舵轮的口令后,你认为“大海航行靠舵手!”这句名言对不对?这个答案衣羊船长只好交给网友们去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