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泽炎从没出过国,但几乎每天都会踏上不同国家的"领土"。他是一名引航员,他所在的南通港则是海轮进入长江后的第一港。
"一艘外轮就是一块浮动的异国国土。外轮进入中国水域,迎接他们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引航员;外轮离开,送走他们的最后一个中国人也是引航员。"45岁的姚泽炎对自身职业的理解既简单又深刻。
在过去的24年里,他年均出勤340多天,日均工作10多个小时,共引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艘次船舶,引航里程达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圈。
"天生"的引航员
在同事眼中,姚泽炎是"天生的引航家"。但他自己清楚,在这"天生"二字背后隐藏了多少付出。
出生于长江北岸农村的姚泽炎高中毕业时还对引航一无所知。但他喜欢水,又刚好符合引航员身高1.7米以上、视力1.2以上的要求,于是他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了引航专业。
然而,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还不足以培养一个完美的引航员。
姚泽炎总也忘不了1985年第一次上外轮驾驶台的经历。那年,22岁的他刚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毕业来到南通港工作。南通作为首批14个大陆沿海开放港口,对外开放才3年;而长江迎来第一艘外轮"日本商人"号也仅仅是两年前发生的事。
那是一艘来自希腊的外轮。上船后,姚泽炎感到既激动又紧张。虽然从前在客轮上实习过,但那一次无论他怎么努力,也无法将外轮上的新型雷达调试到理想的状态。最终,高大的希腊船长失去了耐心,很不满地叫他让开,换船上的值班驾驶员调好了雷达。站在一旁的姚泽炎,窘得满脸通红。
对姚泽炎而言,这是一次不小的屈辱,但也激发了他发奋钻研引航技术的决心。从引领500吨的小货轮到30万吨的超级油轮,每次引航,他都将全部过程详细记录在自己的引航日记上,现在日记本堆起来有1米多高。
他还搜集了从上海吴淞口到江苏南京300多公里长江航线上的数千个数据,将它们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这也为他赢得了"活航图"的美誉。
现在,他是中国1400多名引航员中最精通雷达技术的。因为爱钻研雷达、GPS等现代化设备,他还找到了简捷的方法解决引航员船载电子海图航标移位不能及时修正的"老大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