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双赢”经贸关系的成长
中美经贸关系可以追溯到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月22日从纽约启碇的360吨位“中国皇后”号帆船。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北美13个殖民地组成美利
坚合众国;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以罗伯特-莫瑞斯为首的一批费城、纽约巨商大贾聘请山茂召(Samuel Shaw)少校负责开辟对华直接贸易航道,“中国皇后”号经过半年航行,横渡大西洋和印度洋,于当年8月28日抵达广州,出售所运来的人参、毛皮、羽纱、铅等商品,采购茶叶、丝绸、瓷器后循原航线返回纽约,并以其25%的利润率在正苦于对外贸易和海运萧条的美国国内掀起了对华贸易热潮。根据美国学者伊萨克-史密斯-霍曼斯(Issac Smith Homans)1857年出版的《美国外贸历史统计表》(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Foreign Commerce of the United States),1790年,中国对美出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7;1792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1803年,美国对华贸易总额超过欧洲大陆对华贸易之和;整个19世纪上半期,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英、法和古巴。倘若探询新英格兰地区许多老牌豪门起家史,就会发现他们的祖先正是靠对华贸易发迹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政治领袖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外祖父沃伦-德拉诺年轻时依靠对华贸易起家,在1857年经济危机中损失了大部分财产之后,又跑到香港方才得以东山再起。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美国曾长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950年,不考虑通过香港的转口,对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3%,相当于对英贸易的3倍多。 但美国于1950年实施的全面对华贸易禁运中断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美国操纵巴黎统筹委员会(西方国家联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贸易禁运的组织,简称“巴统”)制定的对华禁运项目竟然多达对苏禁运项目的两倍。直到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基辛格打开中美政治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之后,当代中美经贸关系才重新起步。1979年7月,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承诺从1980年2月1日起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中美贸易全面正常化。
中美贸易一经正常化,立刻就显示出了深厚的增长潜力。时至今日,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先驱者们当初最大胆的想象。即使不考虑服务贸易、人员流动、投资等其它形式的经贸往来,仅就双边货物贸易额而言,1972年,中美对美主要出口不过是区区1100万平方码纺织品;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过区区24亿美元;2004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696亿美元,25年增长69.7倍,年均增长18.57%。今年1—6月,我国对美贸易额为96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只比名义上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1000.5亿美元)少37.9亿美元。而按照美方统计,200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已经高达2314.2亿美元。
历史上的对华贸易对美国摆脱独立初期的经济萧条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中美贸易同样是一种“双赢”的关系,美国从中受益更多。首先,对华贸易对美国宏观经济稳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固然,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取得近20年来的高速增长,国内外也就不会如此热烈地讨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题;但没有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商品洪流,美国也不可能在90年代实现整个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中国制造”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美国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出口能力的增长增强了中国的进口能力,使得中国成为美国重点开拓的头号新兴大市场。尽管对华出口始终要面对美国政府设置的种种出口管制,但中国仍然连续多年位居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0年下半年后,美国一度陷入经济萧条,中国市场更是成为众多美国企业脱困的希望所在。按照美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美国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3.3%,对华出口则增长15%;2004年,美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增长13.3%,其中对华贸易出口增长22.4%。在美国外贸史上,“中国大市场”是一个流传百年经久不衰的神话;只是到了今天,这个神话才第一次显示出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