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也有几年了,想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失败的就莫过于选择了一个破专业.在此我要大声向后来人呼吁---想学有所成的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选这个专业,这可是中国高校最忽悠人的专业.不然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和不富裕地区的学生,不光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而且毕业以后会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4年青春时光和家里几万块的血汗钱,,得到了只是一张垃圾文凭,进入以后很快会发现自己被社会无情的抛弃,淘汰.除了极个别的能留校,考研或做营销策划类的工作(据说出路也不太好),大部分只能做中专或初中生都能做的推销工作(没有贬低中专和初中生的意思,但教育是一种投资,时间和金钱,我们绝对在这方面投资比他们大),技术含量低,而且这种工作从业经验和人的交际能力很重要,我们本科毕业生并不一定比前者做得好,我的好多同学的经历就是例子,随便找个做销售的同学问一下,他都会告诉你他的上司只是中专毕业.
本人如此坚定的站立在这个专业的对立面,原因很多,主见客观都有,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1:专业课程:这决定了你能学到什么,毕业后在社会上能不能有一技之长,决定着能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市场营销虽然是近10年才兴起的新专业.(我当时去的时候我校97届是第一届),而且据说是根据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专门培养对口人才.但须知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却使我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许多东西都是生搬硬套.由于专业设置的比较紧促,教材大多采用西方大学的原版教材直接翻译过来.要知道西方的商学课程都具有至少百十年的历史,他们的教材传达的理论比较成熟,能够很好联系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特点,实践起来也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只开展不过二十余年,而且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比西方要紧密的多,而且又自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这时的经济规律还有不确定因素,许多东西要推敲,要摸索,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时反而会起反作用.而且中国的法治建设还是不太健全,和西方相比要逊色许多,应该说是一个人治社会,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加上中国社会,民族固有的特点.和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关系好,懂得社会厚黑学,公关能力强的人才能出色的完成销售任务,才能成为业务企业骨干,这就是我们销售的同学都尊崇的所谓”酒桌上面谈生意”,”研究生还不如烟酒生”之类的商业法则.拿着书本上学到的很多理论的东西去社会上实践,不光会发现很多东西用不到,有时甚至会觉得书本上的是错误的教条.这时候再后悔,晚矣.当然如果你是名校出身,又有机会进大企业找个合适的岗位,那么恭喜你,可以衣食无忧了,而且很有可能比别人食的好,穿的光鲜.
2.师资力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但在这个专业,据我所知,称职的老师很少,至少在我们学校.上面说到了,这个是新兴的专业,而且当时据说是热门专业,哪个企业都要市场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说,营销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维系一个企业正常运转最重要的环节.而且现在学校都是企业制居多,是带有盈利性质的机构,这就决定了各个大学都增开这个专业,而不管学校有没有这个条件.国家进行大扩招政策,使得生源不成问题.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专业老师呢?以前国内没这个专业,要想找足够的专业对口的老师,除非从国外引进师资或天降神兵?所以我上学时看到的情况是:专业不对口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专业课,本科生老师带本科生,一个老师兼带几门课,我们还有97届毕业生留校给98届上课的,原来还是一起唱歌学习的一个系的学长一下子成了高高在上的师长,反正各种情况都有.后果当然很严重:学生对老师上课质量不满意,上课睡大觉.逃课成了家常便饭.考试作弊,没事谈恋爱,晚自习时间打牌看电影…..八仙过海,不一而足, ,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学业一无所成,而且很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堕落,
3.实习难题,众所周知,毕业前进行实习是一个合格毕业生必须经历的课程,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个大好机会,一个难得的学以致用的平台.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普通学校的毕业,一般是没有机会进大企业进行实习的.一个原因是设置市场企划职能之类部门的企业少,特别是像我在安徽这种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另一个原因是现在中国的很大部分企业历史短,部门不健全,以私营小企业居多.大部分事情老板说了算,很少有私营企业会把市场营销作为一个部门,一个项目在用心做.而且老板的素质偏低,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市场细分,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当然也许目前阶段他们不需要知道也能把企业运行好.但毕业生没有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成了一纸空文,答辩也是纸上谈兵.在社会上又会多走些弯路.
注: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各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