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是一部寓时代精神于宗教题材的壮丽史诗。它的题材,主要来自《圣经旧约》的创世纪故事,同时也从希伯来、希腊、罗马的传说,以及意大利、荷兰文学中吸取了不少具体细节。诗篇的中心内容,是叙述撒旦反叛上帝,施计诱惑,致使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天国乐园的始末。
撒旦原是天上的大天使,他骄傲自负,率领天使们反抗上帝,结果失败。撒旦及其同伴均被神子打入地狱,重受苦难。但他并不甘示弱,不屈服认输,另行设法报复,决定用计谋去毁坏上帝所创造的人类世界。上帝悉知撒旦的计谋,为了考验人类对他的信仰,便不加阻挠,只是特派天使长拉斐尔去警告亚当和夏娃,并向他俩叙说上帝同撒旦战争的经过,以及上帝在7天内创造世界的艰苦历程,目的是提醒亚当和夏娃要经受面临的考验。
落入深渊之中的撒旦,在纠集同党,再谋叛乱之后,就飞越出地狱,化作鸟兽,潜到人类居住的乐园,对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进行诱惑。其时,亚当、夏娃身居乐园,懵懂无知,上帝命令他们不得偷食智慧树上的禁果;因为人类一旦吃了禁果,就会变得和上帝一样聪明,那是上帝决不允许的事。撒旦为了复仇,决计诱惑亚当、夏娃起来反叛上帝。他先去托梦告诉夏娃偷食智慧之果的种种好处,不料被守护的天使所见,撒旦的计谋败露。但撒旦仍不就此罢休,他再次偷进乐园。那时,正值夏娃不听从亚当的劝告,独自外出散步。撒旦随即变为一条蛇,诱劝夏娃去偷食禁果。夏娃受诱,吃下禁果,进而劝说亚当,并将禁果分给亚当同吃。这样,人类就变得聪明起来,能区分男女,懂得羞耻,知道用树叶遮盖裸体。
但是,亚当、夏娃的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上帝的禁令。上帝决意惩罚人类,命令天使迈克尔将亚当、夏娃逐出乐园,并暗示将来救世主会降临,人类仍会得救。于是,亚当、夏娃怀着复乐园的心情,离开了天国乐园。
过去,人们对这部史诗寓意的理解,众说纷纭,颇不一致。如果单纯从故事情节上考察,弥尔顿是站在清教徒的立场上来处理题材的,原意在于说明:人类由于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诱惑而造成不幸。但是,弥尔顿决非是一个宗教教义的传播者,他的诗作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要远比这宗教故事丰富深广得多。《失乐园》虽然取材于《圣经》故事,实际上是植根现实生活,运用宗教题材,曲折地表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精神的政治诗篇。诗人只是借用了《圣经》中的词句、热情和幻想,反映的则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当年进行革命的动人情景。作为革命家的弥尔顿,并不执守传统的宗教观念,图解教义,敷陈诗章;相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能从思想内容表达上的实际需要出发,给宗教题材以必要的改造和革新,塑造出非同寻常的典型形象,刻画出个性鲜明的性格特征,艺术地展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这是诗人借古喻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