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硕士以至“海归”“跳楼”、“出走”已不是新闻了,偏偏后继者不绝如缕,以昂贵的鲜血一再刺激我们日渐麻木的神经。据报道,近日,又有一清华博士自残并跳楼(10月12日《新京报》)。这名博士“总觉得自已没用”,与前些日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的北大硕士哭诉自己“没有能力”如出一辙。这些在世人眼中春风得意前途无量的高学历者,为何反而如此自卑?其实,他们不只是“没用”、“没有能力”,而是根本没有生活。
教育是什么?说到底,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更好地活着。教育应当以生活为中心,引导人接近生活,学习生活,享受生活。“生活教育”的提倡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痛心地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然而,我们现在众多莘莘学子,与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死人”又有多大区别呢?从小就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埋头于书本、作业之中,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哪有闲暇接触生活?有些人好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却又不敢立即投入生活,为了提高所谓的“就业竞争力”,继续考硕士、博士,在求学之路上辗转奔波,看上去颇有雄心壮志,实际上不过是对生活的恐惧。这样,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硕士到博士到博士后,这漫长的年月里,他们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与外面丰富的生活相隔绝。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上学越久,学历越高,反而越感到无力和自卑。当他们硕士、博士毕业的时候,都已三十岁左右,却从未实际工作过,从未好好体验过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生活,甚至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这么多年漫长的生命,宝贵的青春,都消耗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了,他除了一摞厚厚的学历证书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孔子云“三十而立”,而他们,三十岁了还没有生活过,还单纯幼稚得像个孩子,生活的大门一打开,就把他们吓坏了。
有位诗人写道,现代人的一大病根,是“生活变为争取生活”,“永远在准备而没有生活”。我们的硕士、博士们不正是如此吗?他们为生活做了太久太久的“准备”,却最终丧失了生活。就像一个人,为了更舒服地坐一趟火车而百般筹划,当他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早已飞驰而去。
去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曾轰动一时,但有个细节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马加爵在高三即将毕业时,曾离家出走,去一个叫“贵港”的地方。马加爵为什么出走?其实,他不过想摆脱枯燥的学习,去寻找“生活”罢了。他渴望去体验真正“活着”的感觉。可惜他没有找到。现在,北大硕士剑锋仍未归来,我们不知道是为他惋惜还是祝福。
让我们再一次默念大诗人歌德的诗句吧:“生活,这就是义务。生活,哪怕一点点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