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5月以来,干散货市场经历了大跌后的起伏.如果说去年还有很多船东对市场持乐观,我想现在大家都已正视现实了.
也许再说过去已不现实,说说我个人对近二年市场走向的看法吧.由于中国经济在后五年内调低到平均7.5%,2006年8%的水平,此次刹车虽说不猛,但也不轻.发展方式,内部结构的调整,对今后货物种类和货物流向将关产生重大影响.干散货将会巨列分化,将向二极分化,也就是说,大型化和小型化: 海岬型散货船,超灵便散杂货船(20000吨以下).在集装箱船的冲击下,散杂货船一度被认为会没有空间.但现在,情况已有所变化,因为,世界上新的经济向地区的货流已对这种船有充足的需求: 远东至印度、中东/非洲就是最好证明.还有区域性的东南亚。海岬型之所以走强,是因为中国进口矿的大部分仍将来自己传统的地区,印度在二年内很难替代成为中国主要的矿供应国。
大量的新船供应将是市场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但8000-20000的双层甲板杂货船供应却形单影只,现在船的船龄偏大,因此供小于求。5000吨级的船从中国跑到印度洋,将被证实为不明智之举,除非它有重大吊及特殊的功能。
另一个新兴的区域将是近海油田的辅助船。这个相信大家对中国向海洋要石油及能源供应紧张所产生的热潮有更好认识;
目前怎么办?怎么渡过难关?除了创新管理,合理调配航线上的船只外,我想别无他法。因为船东数量实在巨大,为求生存恶性竞争的船东不在少数。不好的市场将会催生操作不良的船东驱逐管理优良的船东,但只在短期,因为他们的船常会在租家用过几次后引发索赔而为市场抛弃。因此,尽管市场不好,但如果船东能在此时以POOL的模式组织起来,共分蛋糕,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大家你争我抢不如共渡难关。以后市场好时,也不至于出现哄抬或丧心病狂的不切实际的要价了。(这里指的是做SPOT市场的船队)
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