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旬的厦门大学老师易中天两年前大概不会把自己和明星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现实是,他已成了可以和“超女”比拼的家喻户晓的明星了。只是他的被冠以“超男”头衔要加上“学术”的限制词,因为作为学者的他不必像“超女”那样受着一轮轮PK的煎熬,完全是他的“把学术平民化”的效应使然,既然如此,此“超男”也要比彼“超女”有着更真实的含金量。但偶像“超女”和学术“超男”都是电视这个平台制造出来的神话,“超女”的歌有无数人追捧,而“超男”易中天在电视演讲之外的副产品则被人疯狂抢购。“超女”为产品代言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巨,而易中天的书以天价的数目出版……易中天的名字在2005年之前还只是在小众范围传播,虽然略有点小名气,但也只是在教学之外写了几本小书而已,且在书店不容易找到。当然,在学术圈,易中天的成就更不甚明显,他搞美学研究,搞过艺术人类学研究,搞过美国宪法研究……但在2005年4月,当这位长相并不英俊的男人跃上央视的《百家讲坛》后,观众突然间发现易中天竟然有明星相,他的评书符号甚浓的演讲功夫大吊了各种层面上的观众的胃口,围坐在电视机前欲罢不能欲弃不忍。先是汉代人物,又有三国人物,观众从他的颠覆性的讲史方式中感受到了在“信史”的基础上“趣说历史”的魔力,到了今年春夏之际,易中天的名字惟有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他和他的书身价也随之大增。2006年5月22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以起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天价”获得《易中天品三国》书稿的出版权。从此,易中天的生活内容被注入了明星化的特殊符号,即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讲课之外,他到央视的演播厅继续趣说历史人物,当他到各地签售他的书时,他遭遇的是只有“超女”等娱乐明星才会拥有的前呼后拥的景象。
《冲天人气比拼超女 易中天引爆上海书展》、 《易中天签售人气冲天 数千人长龙贯穿展区》、《现场连线:签售场面就像在等李宇春(blog)》 、《书展首日甚火:易中天签名不停,签坏八支笔》……这是上海媒体在前几日报道易中天在上海签售《易中天品三国》时的题目。这其实不只是媒体在疯狂追捧一个比“超女”还火爆的“超男”,而完全是易中天这个超人气的明星光环恩赐般地笼罩所有关注的人……
易中天是如何被神化的?他是如何让历史人物重现今人眼前的?观众是如何被这个小老头征服的?了解这些可能比听易中天的演讲更有趣味,可能比看易中天的书更有嚼头。
相关报道
用“超女模式”完成一个神话
虽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不会像“超女”那样进行残酷的PK大战,但易中天正是在领悟了“超女”PK的本质后运用此招赢得了观众的承认。其实,在他走上百家讲坛上时,著名的刘心武、纪连海等学者也创造了不俗的收视率,但如果如此按部就班地演讲下去,易中天的名气也仅仅和他们齐名罢了,但易中天在与各路高手同台献艺时藏了个心眼,即用另一种超出习惯思维的方式去俘虏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用收视率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首先,“超女”们都是在有了演唱、表演、舞蹈功夫的基础上勇敢地走上PK台去展示实力,但如果在形象上输了分后,“超女”们则要用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或情感打动评委及观众,易中天亦如此,他放下了大学教授的架子,放下了学术死板的权威性,采用独有的语言风格和讲述方式,一下子放松了观众绷了太长时间的神经,观众要做的惟一的姿态就是留在电视机前用行动支持这个像邻居似的人。
易中天曾自曝当初《百家讲坛》看上他是因为他长得又丑又老。“《光明日报》的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百家讲坛》挑主讲人,在形象上有什么要求吗?我说有。第一要长得丑,第二要长得老,又老又丑,这就是它的形象标准。《百家讲坛》以前选主讲人,标准是专家,是在某一问题上特别有成就的人,可那个问题是谁都听不懂的,太专业了。那肯定没有收视率了。后来就换位思考,站在观众的角度挑主讲人,谁受欢迎就挑谁。《百家讲坛》的总策划解如光看到我在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里的一个节目,眼睛一亮,他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人。其他人都是引经据典,讲的都是学问,就我一个人在讲吃面。武汉有个小吃叫热干面,我就讲这个热干面体现了武汉人的精神。他说:“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我们要的,就是能对着电视观众说人话的人。”
易中天的成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易中天用类似的“超女”风格的语言讲历史,比如,汉朝人说“诺”相当于现在的OK;刘邦呢,这时候正由两个女孩子一左一右侍候着洗脚。可能和我们现代人一样,还搞点足底按摩什么的。等等。
能成为“超级学者”,是易中天之幸,因为他能赶上这样的一个“超级时代”—— 长期以来,“群体意识”笼罩下,少有话语权的普通人,他们沉默如森林,是一群被动的受众。但在“超级时代”,“点对点”沟通的手机和遥控器,成就了作为个体的受众,模糊的大众变得清晰而有力。一旦对上胃口,一旦被喜欢,就会用“超级”的热度来猛烈追捧,他们也成就了他们的所爱。易中天自己也开过玩笑,“本想当个平民学者,一不小心成了大众情人。”他的“易粉”甚至说,嫁人就嫁像易中天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