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图书馆人文建设刍议
图书馆人文建设刍议
邱晓辉 (山东省济宁市图书馆 济宁 272037)
摘要 :阐述了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从读者服务、馆员管理、馆舍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具体论述了:图书馆良好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缺失、人文环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在图书馆的视觉形象中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 图书馆 以人为本 管理 图书馆人文环境 物质环境 网络环境
分类号:G258.6
引言
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所认识。但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环节也是见仁见智。要对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特征、现状以及建设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人文环境概念同样众说纷纭。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和氛围。就图书馆人文环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利、义务等因素的总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点就是对真实的每一个体的关爱。
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服务环境、法规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而物质环境建设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一、图书馆良好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
1、1 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
人文环境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然后是“文”的建设。先“人”后“文”也与图书馆的办馆宗旨不谋而合。尽管对“读者第一”还是“图书馆员第一”或者“读者和馆员一个也不能少”,孰轻孰重尚存争议,但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界正逐渐形成共识。所谓“以人为本”,就意味着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为围绕着“人”这一主体展开。应该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素质,而不只是简单的传播知识。这一理念,应该深入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1、2 尊重人格的管理模式
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办馆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在确定图书馆的功能布局、服务方式、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等问题上,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加以考虑,不应掺杂过多的管理者的主观因素。“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要融入尊重、理解、信任,避免因处理不当而挫伤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更要避免因此而损伤读者的身心。尊重读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关照他们在图书馆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对馆员的管理同样如此。应该努力在规范管理与融洽气氛、重点服务与平等阅读等矛盾中寻找平衡点。
1、3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读者学习知识的加油站;图书馆更是文化的殿堂,具有根本的“铸灵性”功能,它对于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应低估的。因为知识不等于人生智慧,也不等于生命境界。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也并不等于就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要在图书馆构建“学知”与“养性”的立交桥,就要营造出书卷气息、儒雅氛围、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使读者在图书馆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愉悦身心,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能力超强的创造者。
1、4 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形成的网络文化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成为了信息化社会人文环境的新阵地。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综合性等特征,方便快捷却不易把握。网络文化的崛起给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通过引导,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无疑是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积极融洽的相互关系
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文环境建设的成败。图书馆的相互关系存在于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分为两个层面。管理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层面;管理者、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层面。要处理好这种关系,相互的理解、信任、尊重是前提。管理者应避免主观随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馆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应该更能体会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大多数时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文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相互之间换位思考,多为对方考虑,馆员读者亲如一家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二、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缺失
2、1认识“浅”
长期以来,我们考虑问题多从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层面,而没有提高到塑造人格,培养人才,化育人性的高度;将满足读者需求仅仅定位在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而忽视了读者的心灵需求。杰西·H·谢拉认为:“图书馆是由人类文化浇铸而成的”。“图书馆有知识没文化”已经为许多人士所诟病。重视知识传播,忽视人文底蕴,不利于读者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图书馆是先进科学技术与深厚人文积淀的结合体,它的综合优势是无可比拟的。认识的偏差,会在无形中限制图书馆诸多功能的发挥。
理论研究的薄弱,也是造成认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人文建设的论文不仅数量少,质量也普遍偏低。一般论述多,对馆员、读者的心理研究和规律性研究偏少,理论成果不足以指导实践。
2、2创新“少”
图书馆向来有严谨认真、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等优良传统,对于图书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我们太注重传统了,有时甚至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压抑。如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定却堂而皇之地实行了几十年,没有丝毫的改变。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思维。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精神的现代人,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要伴随时代的脉搏,适应环境的变化,摸清读者的心理,跳出被动服务的窠臼,针对不同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开拓创新的良好馆风也是人文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
2、3行动“虚”
改善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呼声很高,也已经引起了管理层和研究者的重视,但具体的行动却很迟缓,大多停留在宣传造势上。即使有所动作,也大多致力于外部人文气息的营造上,偏效应,少效果。往往是上级检查、来宾参观、庆祝节日等偶然事件的副产品,被作为点缀,成为应时应景之作。非人文的思想和非人文的手段在图书馆还大有市场。对于到馆率盯的紧,对于满意率问一问,对于人文环境深层次的挖掘,对于根本的与人的心灵有关的因素,触之甚少。往往是“目中有人”而“心中无人”。
2、4限制“多”
走进图书馆,往往能看到墙上“禁止”、“严禁”的字样;细观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不难发现满纸的“罚”、“赔”;即使是走进阅览室,也可能因为身份的原因被拒之门外。这是把广大读者预设为潜在的盗窃者和破坏者,是把个别人的不良行为放大到了整个读者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处在一个时时有监督、处处有限制、动辄得咎的环境,会不会有平和的心态来阅读?诚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书馆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规范馆员和读者的行为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但是,这种规范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且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建设从整体上缺乏严密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当我们振振有辞地用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所谓规定去指责处罚读者时,不仅难寻人文的影子,也难觅公正的踪迹。
三、人文环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 动静相宜
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有自身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办馆思路、藏书体系、功能布局、服务方式等都要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时代的发展也要求图书馆不断推出更贴近现实的措施。与时俱进是图书馆人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需要我们的思想也不断地刷新。如对于网络文化,就应该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总之,应该让读者在图书馆既能感受到凝重深邃的历史传统,又能体验到清新流动的时代精神。
3、2宽严并重
站在读者的角度确定相应的服务模式,是问题的关键。馆舍布局、功能划分、服务方式等应该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方便。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制定,更要以读者认同、方便利用、合理合法为出发点。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国家财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目前采取的方式却大可商榷。不能找对了病症,却开错了药方。图书馆和读者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只有给读者充分地信任和尊重,他们才会在高期望值下表现出值得信任和尊重的行为,才能从根子上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许多情况下,“疏”往往比“堵”更能收到成效。“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这样一条充满温情的提示肯定比“严禁”更能为人所接受。宽松的阅读环境并不会必然带来秩序的混乱,关键要看图书馆人文化育的成效。即使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必须的,不应因噎废食。当然,基本的规则还是必要的,并且要一视同仁地严格执行。
3、3虚实结合
学习知识需要有好的物质环境,陶冶情操就不仅仅需要好的物质环境;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但要使读者留在图书馆,信赖图书馆,就需要人文环境的同步优化。在加强图书馆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分散模糊的理念、规范、标识等整合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图书馆文化体系,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图书馆各业务环节之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渗透性、渐进性,不可能收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效,但必定会对读者的人性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3、4内外同举
无论是进入E(Electrical)时代还是D(Digital)时代,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不能打折扣,图书馆员的基本服务技能不能丢。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是图书馆员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基础。我们还是要苦练内功,加强公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自信、自强、自立、自律。针对新形势,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同时强化对图书馆自身的宣传,通过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如深圳南山图书馆的“博士讲座”就成了一道“招牌菜”,深受读者青睐。我们应鼓励并切实推进读者参与图书馆规划、管理和监督,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必须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1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探讨
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以读者和馆员为核心的管理,满足个人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在不断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最终达到放大图书馆的目的。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无论是读者还是馆员,都应充分实现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服务、人性化宗旨。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智慧结晶的文献宝库,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要通过馆员传递到读者,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就是从人到人,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化图书馆都离不开人文建设,都讲究人文精神,都需要人文关怀。
A读者服务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图书馆生存的根基,更谈不上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的价值要通过读者使用图书馆才能实现。因此,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书刊查寻、咨询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体系,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对读者一视同仁,有情有意,让其感到在图书馆享受到的愉快的服务和人文环境,体会到经过图书馆的服务获得的收获。
B馆员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馆员通过劳动提供给读者的,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其效果。如果馆员情绪低落、态度恶劣,服务工作做不好,读者不满意,那么势必影响到图书馆的公众形象。由于馆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此要对他们实践人文关怀,要尊重馆员的根本利益和法律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格、才能、价值,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其自身价值,让馆员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工作,享受到浓厚的、奋发向上的人文关怀。
4、2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全部的业务活动都必须从满足读者需要出发,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读者,坚持“一切为了读者”这个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周到的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育人始终是图书馆工作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读者满意的服务,也就失去其作为现代大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存在价值。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的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图书馆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全面、新颖的人性化服务,加之图书馆的读者群层次较高,传统的服务很难满足读者的“口味”,因此要对服务工作加以改革,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图书馆工作包含采、分、编、流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馆员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但是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始终是把增加馆藏、扩大馆舍和增加设备投入作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目标,把图书馆工作人员看成是管理对象,忽视了馆员的思想及情感。我们说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都离不开人文建设,都需要讲究人文精神,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其鲜明而独特的图书馆精神正是图书馆人自身的敬业精神和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只有通过对馆员有效的人文管理,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图书馆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顺利开展、协调起来,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境界。
当前许多正在进行合并,图书馆正面临着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重组。由于各个馆发展历程和谋求目标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念必然存在差异,并馆中势必会出现各个馆之间文化理念上的碰撞和分歧,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以人为本,这对稳定馆员人心,统一办馆思想,顺利完成并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一直以来更多的是突出了它的学术性,过多地强调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是一个学习的殿堂,而忽视了它的文化娱乐性。这样在设计上千篇一律、四平八稳而缺少变化,给读者一种压抑感和威严感。实际上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它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在建筑风格上要将人文精神放在第一位,既达到方便读者的目的,又能让馆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体现出文化味和人性化的建筑理念。
4、3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措施和方法
要实施以人为本,就要把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从“书”转向“人”,关注馆员和读者这两大群体,树立馆员是“办馆之本”这个理念,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馆员管理、馆舍建筑等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实践人文关怀。
A 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应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要全方位了解读者,关注读者的感受和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要利用高质量的丰富馆藏,良好敬业的服务精神,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和现代化设备,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通过编制书目介绍、开办讲座、开辟宣传栏等活动,介绍馆藏信息资源,使读者了解馆藏,利用馆藏。要拓展服务职能,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内容综合化的转变,为读者提供外借内阅、检索、网上查询、资料复印、课题查新等全方位服务。馆员和读者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关心、帮助的关系,馆员要通过热情主动、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精湛的技能为读者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氛的阅读环境,充分体现出图书馆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强调读者平等、自由的原则,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学生,比较起来,老师是科研和教学的主体,理应得到重点服务。但是图书馆也要强调平等服务的原则,因为学生读者处于信息弱者的地位,理应优先获取信息,理应得到图书馆更多的关照与特殊服务。公平和平等的原则,使读者感受到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在图书馆平等自由的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平等自由的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
B以人为本的馆员管理
馆员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体现人文精和人文关怀的实践者。对馆员的管理要从情感需要出发,既要关心馆员的地位又要关心馆员的价值,既要关心馆员的收获又要关心馆员的付出。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中尊重他们,认真听取和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进修提高、自身发展创造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在馆员和领导之间建立起一种沟通、宽容、激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充分调动起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凝聚力,使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活力。同时在管理体制上,要以馆员为根本,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以挖掘潜力为宗旨。
C馆舍布局的人性化
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和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而且能让读者产生一种美的享受。人性化的家具布置和室内装饰,能让读者感到优雅、宁静、舒适、赏心悦目,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潜移默化地激励读者奋发向上。色彩温和典雅,具有艺术特色的图书馆外型设计,读者从中能够感悟到浓厚的人文意蕴。因此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需求,本着方便、宁静、整洁、温馨、高雅、美感的原则,让读者对图书馆产生亲近感和愉悦感。外型上宜庄重、典雅、朴素,内部设计以透明、宽敞、采光充足优先,可装饰一些字画,突出人文、艺术气息,在功能上要方便读者,设立醒目易解的导向标示系统,采取人、机、书一体化模式,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获取馆内最大的信息。同时在馆内不同的区域还可开设休闲娱乐区、多媒体服务区、管理服务区等。总之,图书馆优雅的环境,放大了功能的现代化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实际环境需要,它将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就是要充分的尊重人、爱护人、支持人,充分调动和激发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工作热情,促进人性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促进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搞活,从而达到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在图书馆的视觉形象中体现人文关怀
图书馆的视觉形象,指直接显现于社会公众面前的图书馆可视形态。包括馆容馆貌、书刊资料、物质设备、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馆员的容貌举止等。
在视觉形象中体现人文关怀,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国家图书馆的馆徽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上海图书馆的馆标为知识的积淀与知识的攀登。这些都是围绕着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形象和人性化理念来设计的,让读者受到感悟和陶冶。放眼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图书馆大楼,外表风格及装饰普遍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从建筑美学原理和方便读者综合考虑,大多由不同楼层的建筑体有机组合为外形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给人一种雄伟典雅、明快庄重、朴素大方、文化气息浓郁的印象,加之较优美、恬静而清雅的环境和较先进的内部设施,故能给读者以一种向往感与吸引力。
如果把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比作骨架,那么,丰满的视觉形象还要“有血有肉”,那就是要有较强的跟踪、扩展和更新能力的“技术适应”;规范、雅致、协调的布局;反映当代最新科技进步的大楼智能化;富有创意和精益求精的视觉艺术;实用、新颖、融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建设、科学思维方式和视觉形象为一体的导读系统。丰满的视觉形象还要有“经络”,那就是作为“软件”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在本质上保证了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又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此外,桌椅、地面、门窗、设备要保持干净,办公用品摆放要整齐有序,橱窗、宣传栏布置要科学,各类牌匾内容表达要准确明了,各楼层的指示牌要准确醒目。
人文关怀重在想读者所想,营造优雅的人文环境与氛围,让读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以城市图书馆为例。馆门口应建有停车棚,设有书包寄存处;馆内应有楼层分布图,通讯设施,咨询台,休闲沙发和多个开水供应点;并有复印室、视听室、小卖部等;各楼层都有布局导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