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大树底下好乘凉——中远散运有限公司成立四十周年志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人们常常用这一句富有哲理而又通俗易懂的短语,来形容自我得益、自我感受和自鸣得意。可不是吗?在我的心坎上,在我的心目中,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我总把我的工作单位——中远散运有限公司,看作是一棵根深叶茂、树冠庞大、遮天盖地、挡风避雨的参天大树!今天,我要以我的亲身经历,阐述对此的亲身感受,乃是最深刻、最甜蜜、最永镌的!
值此中远散运有限公司[原来一开始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天津远洋分公司;后更名为:天津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最后定名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散运]成立四十周年的大喜大庆的日子,含笑回首话当年,情溢笔端感恩情!
1970年的金秋十月份,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天津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风徐徐北吹,天津分公司正是从广州分公司衍生的:广远调拨了“金沙”、“敦煌”等10条杂货船舶,以及相应配套的船员。从此,在天津卫——北京皇城根比邻的天子渡口,移植下中远集团的一棵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大树,飘扬起中远集团的一面鲜艳夺目、震耳欲聋的战旗,耸立起一家名震天下、誉满全球的未来的北方船王!
1971年的春天,这是一个阳光特别明媚、春意格外盎然的不平凡的春天。说它不平凡,正是因为在那不平凡的时刻[那是史无前例的*****的后期],一批来自于海军东海舰队的复转军人,雄赳赳、气傲傲地迈进了天津远洋分公司的大门。从严格的时间划分上来说,这才是“天远”成立之后所招收的真正属于第一批进司的新船员。
大作家艾青说过:人生的关键的紧要的十字路口,往往只有一两步,千万不能走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万分感谢“天远”,她招收了我,接纳了我!
我是1971年三月份进入“天远”,五月份当即被组织上选送到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深造学习。这可原本是我曾经梦寐以求、却又不敢想象的好事和不能相信的喜讯,“命运之神”神奇地、轻盈地降临到我的身上!
记得我读初中时,闲余时间,我时常在对门邻伯黄明郎伯伯家,欣赏挂放在墙上的一个大大的玻璃照相镜框里的几张照片:那是邻家大哥哥黄能信[改名为:黄涛]在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读书时,与他的大学同学们的合影照,也有单人照:头戴海员***、身穿海员校服的大照片,有夏天的白制服,有冬天的蓝制服;好帅,好神气啊!这对于一个蒙蒙懂懂、充满着五彩斑斓的未来幻想的初中生,该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我曾暗暗下决心:好好读书,好好追赶,读好初中,读高中;读好高中,参加高考,一定得像邻家黄能信大哥一样,报考大连海运学院!
然而,人算总不如天算。当我读完初中三年级正要升读高中时,一场全国性的、持久性的、灾难性的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悄然开始啦!政治运动,势不可挡;莘莘少年,读书无望,中途截断了我的大连海运学院的求读之梦想!
1968年的初春 我应征入伍,光荣参军,来到海军东海舰队的舟山基地司令部电台;1971年的初夏,我有幸被“天远”选送来到了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深造,圆了我的蔚蓝色的大连海运学院的学习之梦想!梦想成为现实,我万分感谢“天远”,她培养了我,哺育了我!。
有道是“天下无巧不成书”。这个世界真是小呵。我和邻家大哥黄涛,竟然都在同一单位“天远”工作。说起来,还是我这个做小弟弟的先到“天远”,其后不久,黄涛从原单位江苏连云港码头,“归队”到远洋队伍,充实到远洋战线也来到了“天远”。只是,我俩进入“天远”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呀!
记得很有意思的是,有一天,在“红门”轮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轮机长姚志航[浙江宁波人],觉得这个人极为面善、极为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来究竟在哪见过?我说:姚老轨,我认识您!姚老轨答:你怎么能认识我呢?我俩从未谋面,何从谈起认识我呀?少顷,我终于想起来了:我还是在读初中时,当年在黄涛家的照相镜框里,看到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大脸盘的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老轨姚志航。我把这个回忆一说,姚老轨很感意外:你是我老同学黄涛的邻居小弟啊!
1973年的初夏,我第一次上船,当“报助”。在“天远”的“长亭”轮电台,我的师傅是李声振同志。我跑的第一个远洋航线,是从祖国的上海港到东欧的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那时候,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事还没恢复开放通航,“长亭”轮绕道南非好望角,从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
同年的初秋,我第一次当“报务员”,则是在“金沙”轮。那是在“长亭”轮远航四个多月凯旋回抵祖国的青岛港之后,“天远”人事处数封电报调令,催促“长亭”轮船舶领导“放人”,也督促我从青岛港速速赶抵大连港上“金沙”轮报到,第一次担纲接任“报务员”,让刘海昆同志下船休假。
我上得“金沙”轮电台之后,正赶上“金沙”轮作环球首航!“金沙”轮作为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国旗的第一艘中国远洋货轮,作第一次环球远航!
在“天远”工作期间,我先后做过:“银湖”轮、“大龙田” 轮“通化” 轮、“燕山” 轮、“衡山”轮、“伏牛山”轮、“玉门”轮、“武门”轮、“安海”轮和“沂海”轮。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技在发展。我前后亲自经历了“天远”船舶电台上的通信器材、驾驶室内导航设备的“鸟枪换炮”的划时代的通信导航设备的更新。我万分感谢“天远”,她培养了我,造就了我!
我要特别感谢“天远”的是:1986年的十月份,我在“燕山”轮电台工作,船跑中国至意大利的航线。“天远驻沪办”代表我们公司基建处和财务处出钱,在上海市内为我们购买[解放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次搞试点]第一批试销的商品房。当时的房价是:每一平方米520。00元人民币。这使我从此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家”,宣告结束了每逢我下船休假回沪,总是借住我爱人医院里的小仓库作为临时栖身之处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尴尬境遇和浮萍历史!
我还要感谢“天远”离退休中心的徐主任、刘科长、小贾和小杨[女]同志,在我不慎摔伤期间,代表公司领导到上海的解放军长海医院来看望我、安慰我、鼓励我!今天,我得以恢复康健得如同原先一个正常人一样,在享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每一天的朝霞是灿烂的,每一天的晨露是晶莹的,每一天的生活是煤耗的,是值得拥有、值得珍惜的!过去的“天远”,就是今天的“中散”,那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杂志〈〈天津远洋〉〉,也就是现今的〈〈中远散运〉〉杂志上,每一期几乎都有拙作“海上散文”的发表。
人,是有情感的,是要懂得知恩、感恩的!按照佛教[这是一种哲学]的学说,如果人生真的有轮回,真的有来世,那么,我愿意重新投胎,再做一次“天远人”、“中散人”!再一次安享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福分!
“中散”从诞生到如今,她所历时的整整四十年,正是我从20岁的一个毛头小伙子到60岁的一个两鬓班白的小老头子!岁月无情人有情。作为一个退休五年的老同志,我感谢“中散”,怀念“中散”,同时也祝福“中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们常常用这一句富有哲理而又通俗易懂的短语,来形容自我得益、自我感受和自鸣得意。可不是吗?在我的心坎上,在我的心目中,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我总把我的工作单位——中远散运有限公司,看作是一棵根深叶茂、树冠庞大、遮天盖地、挡风避雨的参天大树!今天,我要以我的亲身经历,阐述对此的亲身感受,乃是最深刻、最甜蜜、最永镌的!
值此中远散运有限公司[原来一开始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天津远洋分公司;后更名为:天津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最后定名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散运]成立四十周年的大喜大庆的日子,含笑回首话当年,情溢笔端感恩情!
1970年的金秋十月份,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天津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风徐徐北吹,天津分公司正是从广州分公司衍生的:广远调拨了“金沙”、“敦煌”等10条杂货船舶,以及相应配套的船员。从此,在天津卫——北京皇城根比邻的天子渡口,移植下中远集团的一棵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大树,飘扬起中远集团的一面鲜艳夺目、震耳欲聋的战旗,耸立起一家名震天下、誉满全球的未来的北方船王!
1971年的春天,这是一个阳光特别明媚、春意格外盎然的不平凡的春天。说它不平凡,正是因为在那不平凡的时刻[那是史无前例的*****的后期],一批来自于海军东海舰队的复转军人,雄赳赳、气傲傲地迈进了天津远洋分公司的大门。从严格的时间划分上来说,这才是“天远”成立之后所招收的真正属于第一批进司的新船员。
大作家艾青说过:人生的关键的紧要的十字路口,往往只有一两步,千万不能走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万分感谢“天远”,她招收了我,接纳了我!
我是1971年三月份进入“天远”,五月份当即被组织上选送到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深造学习。这可原本是我曾经梦寐以求、却又不敢想象的好事和不能相信的喜讯,“命运之神”神奇地、轻盈地降临到我的身上!
记得我读初中时,闲余时间,我时常在对门邻伯黄明郎伯伯家,欣赏挂放在墙上的一个大大的玻璃照相镜框里的几张照片:那是邻家大哥哥黄能信[改名为:黄涛]在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读书时,与他的大学同学们的合影照,也有单人照:头戴海员***、身穿海员校服的大照片,有夏天的白制服,有冬天的蓝制服;好帅,好神气啊!这对于一个蒙蒙懂懂、充满着五彩斑斓的未来幻想的初中生,该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我曾暗暗下决心:好好读书,好好追赶,读好初中,读高中;读好高中,参加高考,一定得像邻家黄能信大哥一样,报考大连海运学院!
然而,人算总不如天算。当我读完初中三年级正要升读高中时,一场全国性的、持久性的、灾难性的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悄然开始啦!政治运动,势不可挡;莘莘少年,读书无望,中途截断了我的大连海运学院的求读之梦想!
1968年的初春 我应征入伍,光荣参军,来到海军东海舰队的舟山基地司令部电台;1971年的初夏,我有幸被“天远”选送来到了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深造,圆了我的蔚蓝色的大连海运学院的学习之梦想!梦想成为现实,我万分感谢“天远”,她培养了我,哺育了我!。
有道是“天下无巧不成书”。这个世界真是小呵。我和邻家大哥黄涛,竟然都在同一单位“天远”工作。说起来,还是我这个做小弟弟的先到“天远”,其后不久,黄涛从原单位江苏连云港码头,“归队”到远洋队伍,充实到远洋战线也来到了“天远”。只是,我俩进入“天远”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呀!
记得很有意思的是,有一天,在“红门”轮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轮机长姚志航[浙江宁波人],觉得这个人极为面善、极为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来究竟在哪见过?我说:姚老轨,我认识您!姚老轨答:你怎么能认识我呢?我俩从未谋面,何从谈起认识我呀?少顷,我终于想起来了:我还是在读初中时,当年在黄涛家的照相镜框里,看到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大脸盘的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老轨姚志航。我把这个回忆一说,姚老轨很感意外:你是我老同学黄涛的邻居小弟啊!
1973年的初夏,我第一次上船,当“报助”。在“天远”的“长亭”轮电台,我的师傅是李声振同志。我跑的第一个远洋航线,是从祖国的上海港到东欧的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那时候,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事还没恢复开放通航,“长亭”轮绕道南非好望角,从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
同年的初秋,我第一次当“报务员”,则是在“金沙”轮。那是在“长亭”轮远航四个多月凯旋回抵祖国的青岛港之后,“天远”人事处数封电报调令,催促“长亭”轮船舶领导“放人”,也督促我从青岛港速速赶抵大连港上“金沙”轮报到,第一次担纲接任“报务员”,让刘海昆同志下船休假。
我上得“金沙”轮电台之后,正赶上“金沙”轮作环球首航!“金沙”轮作为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国旗的第一艘中国远洋货轮,作第一次环球远航!
在“天远”工作期间,我先后做过:“银湖”轮、“大龙田” 轮“通化” 轮、“燕山” 轮、“衡山”轮、“伏牛山”轮、“玉门”轮、“武门”轮、“安海”轮和“沂海”轮。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技在发展。我前后亲自经历了“天远”船舶电台上的通信器材、驾驶室内导航设备的“鸟枪换炮”的划时代的通信导航设备的更新。我万分感谢“天远”,她培养了我,造就了我!
我要特别感谢“天远”的是:1986年的十月份,我在“燕山”轮电台工作,船跑中国至意大利的航线。“天远驻沪办”代表我们公司基建处和财务处出钱,在上海市内为我们购买[解放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次搞试点]第一批试销的商品房。当时的房价是:每一平方米520。00元人民币。这使我从此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家”,宣告结束了每逢我下船休假回沪,总是借住我爱人医院里的小仓库作为临时栖身之处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尴尬境遇和浮萍历史!
我还要感谢“天远”离退休中心的徐主任、刘科长、小贾和小杨[女]同志,在我不慎摔伤期间,代表公司领导到上海的解放军长海医院来看望我、安慰我、鼓励我!今天,我得以恢复康健得如同原先一个正常人一样,在享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每一天的朝霞是灿烂的,每一天的晨露是晶莹的,每一天的生活是煤耗的,是值得拥有、值得珍惜的!过去的“天远”,就是今天的“中散”,那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杂志〈〈天津远洋〉〉,也就是现今的〈〈中远散运〉〉杂志上,每一期几乎都有拙作“海上散文”的发表。
人,是有情感的,是要懂得知恩、感恩的!按照佛教[这是一种哲学]的学说,如果人生真的有轮回,真的有来世,那么,我愿意重新投胎,再做一次“天远人”、“中散人”!再一次安享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福分!
“中散”从诞生到如今,她所历时的整整四十年,正是我从20岁的一个毛头小伙子到60岁的一个两鬓班白的小老头子!岁月无情人有情。作为一个退休五年的老同志,我感谢“中散”,怀念“中散”,同时也祝福“中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阅读(3884) | 评论(1)|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