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巴拿马运河-26米的上下落差
鲁迅轮经过一个月的航行,横渡了太平洋,到达太平洋东海岸,并要穿过巴拿马运河去往大西洋,在巴拿马运河口的海域抛锚等待了两天,于2005年11月23日晚总算可以过运河了。
吃过晚饭后,船舶备车起锚,开始向运河方向行进。船员们都比较兴奋,他们有的是第一次走这条运河,有的已走过几次,但对过巴拿马运河还是有比较新奇的感觉。船员们各自安排好相应的工作,等着一睹进入运河的壮观场面。我也庆幸此生有机会亲临过运河的味道,享受特殊的免费观光。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宽的地方有304米,最窄的地方只有91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太平洋到大西洋之两大洋的沿岸航程缩短了10000多公里,是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一条捷径,这条运河被誉为世界工程奇迹之一。
运河是复线(来往)水闸式的,船只通过运河需经三个道克(船员称水闸为道克),每个道克宽为34米,长为312米,历史上通过运河最长的船为296米,横弦最宽为33米,吨位最重为61078万吨(网上查到的资料),那可是顶头顶尾、左右贴壁的轧进道克里过的运河,这不是一般的悬念,是高超的领航技术和完美的驾船技能有效的结合。
经三个道克的台升,运河的水位高出大洋26米,到了山顶上的一个湖泊,穿过湖泊,又经三个道克下降到与海面一样的水位,这一升一降的过程好像是船在坐“水电梯”,巴拿马运河让船翻过了山越过了岭,从太平洋跨到了大西洋,所以巴拿马运河也有“世界桥梁”之美誉。
巴拿马运河沿线山地起伏,沟谷纵横,丛林密布,我们因为是夜过运河,对两岸的景色无缘欣赏,但运河夜晚的灯火却有一番不同的景象。
道克两边的小火车(牵引车)用钢缆牵着巨轮,巨轮乖乖的被引进道克里,关上水闸门,我看不到水从哪里放进来,只看到高高的闸门一关上,巨轮就好像被放进了一个石头垒起来的盒子里,犹如进入电梯轿箱(不过是露天的),等着“水涨船高”往上升。升到上面后闸门打开,小火车牵着巨轮驶入第二个道克,就这样通过三个道克,船被送到了山顶上的湖泊,比太平洋海平面高了26米,山顶湖泊的风光笼罩在夜幕中。
运河的“小火车”爬高的技能非同一般,它的轨道有点像履带,上下坡度很陡,叮叮当当充当着过运河的保护使者。几条钢缆被带缆工人利索的带牢,船员在一旁监督协助工作,大副亲临船艏执行航行工作,二副在船尾,船长、三副在驾驶台。
带钢缆的工人带好钢缆后,悠闲快乐的把头盔当做乐器,拍打着节拍唱起了索罗罗、索啦啦…… 还能用中文说“你好”,他们是墨西哥人,在运河工作。
等到第三个道克一过完,这里的工人三下五除二就把钢缆全解了,他们的护送完成了,湖泊那一头的工作三小时后由另外一拨人来做。运河工人下船后,我回舱室睡觉了,但船员们必须继续驾驶着船舶到湖泊那一端的三个道克才能进到大西洋,他们这一夜的航行将是全程关注的辛苦。
没想到2005年12月30日,我还会到巴拿马运河再过一次,来个往返过运河,等着过运河又等到了天黑,船员感叹的说着“天黑了,又看不见了!”我只能把大西洋的晚霞收进录像和照片里。把巴拿马运河的夜色留在了记忆中。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工程非常艰巨,劳动条件十分恶劣。比如,在巴拿马运河中的一段—盖拉特航道,就是在海拔201.8米的戈尔德山和海拔125米的康特拉克特斯山之间的盖拉特沟,硬是开出一段宽91.4米、长近14.5公里的河床。巴拿马运河是历史的见证,它记载了巴拿马人民和来自非洲、中国、东南亚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人民的苦难和辛酸,也造福了航行于大洋中的航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