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员的制服穿到了人民大会堂
中国海员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历史进展时期经历了反差非常巨大的曲折变化。
中国海员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心目中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是人们向往的职业。尽管当时的船舶航海导航设备、技术条件不像现代先进,充满了职业的风险,但海员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国家还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享有工人阶级中最高特殊生活待遇。
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如果一位年轻人当了海员,那是全家的光荣,加上海员特有的制服,不亚于参军当兵,海员走在路上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阳光身影。
海员家庭经济宽裕。首先当海员在船上工作期间可以一日三餐不需要支付伙食费,还有大鱼大肉伺候。还可以发很多家庭所用的日用品填补家庭物资的短缺。在当年任何东西凭票供应的年代,海员职业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首选职业。
当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中国发展远洋船队后,海员不但政治地位高、社会地位也非常之高,成了当年青年人追求的目标,很多高干子女为了实现周游世界的目的都去当国际海员。连过去的样板戏《海港》中的装卸工韩小强也口口声声要当海员,为世界革命作出贡献!当海员需要比参军海员严格的政审,只有根正苗红的家庭才能通过政审被远洋公司录取。
记得小时候邻家大哥被远洋公司录取了,邻家摆了盛大的酒宴招待亲朋好友。这位大哥被村里的年轻人当成了偶像,希望踏上甲板成为远洋海员。
他的远洋船舶到了上海挂在定海桥系泊浮筒上,我们还到他船上去玩。船舶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成了我的好奇。那天,在船上喝到了青岛啤酒吃上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更让我心心念念也想成为海员。
邻家大哥还拿出了在国外买到塑料桶、双节折叠伞、便宜的衣服料子炫耀。,得我们眼花缭乱,羡慕地直眨眼睛和情不自禁流下口水。他还在晚餐的时候拿出了买的只能录放的盒式录音机,听着刚刚开始的港台靡靡之音那种享受成了我终身难忘的记忆。
后来我也如愿进入海运学院学航海,毕业后成为了海员,穿上海员制服,那股高兴劲儿乐的颠屁、颠屁的,邻家大哥拥有的一切待遇也在我身上体现。特别是当海员能够买到国外的电气设备,当别人家没有电视,我家有。没有冰箱,我家有。后来通过自身努力,我还成为了祖国远洋船舶的船长,我对我的职业非常满意。
社会物质的丰富,海员的优越性再也不能重现了。很多年轻人再也不会去选择海员职业,当了海员的年轻人也选择了离开。而海员对社会的贡献却越来越大,依赖海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决定的性的作用。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资运输超过92%都是通过船舶和海员的辛勤劳作,与海洋恶劣的自然条件、与海盗们不屈不饶的斗争完成的,曾几何的风光被社会经济发展大潮湮没了,海员在社会上的影响没有了。
我十分遗憾目前在街头从来没有穿了海员制服的人行走。我也不敢穿了船长制服以海员骄傲的姿态出现在社会街头,遗忘的不仅仅是制服,而是社会遗忘了海员对人类的贡献。
当年,我看到很多表现海员生活的电影“乘风破浪”、“大海在呼唤”,连反映海军舰艇生活的电影层出不穷,让年轻人受到从事海洋工作的教育。可是现代社会人们再也不能从电影、电视剧中发现海员身影了。
作为一名远洋船长我看到如此的现象感到非常不安,心里一直想着如何为我们的海员去宣传、去呐喊。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黄浦江举行,我也寻觅到了中国船舶馆的宣传舞台。对本职的职业荣誉感又上升到了极点,于是我积极参与了志愿者的行列,在船舶馆的支持下,站在这个舞台上充分表演海员、远洋船长的魅力。
当世博会结束一个多月后,集团让我进京参加世博会表彰会,给了我当志愿者的褒扬,我做了远洋船长应该做的事。进京前集团总裁和书记找我谈话,一定要求为中国海运的发展再立新功;同时要利用进京参会的机会,多宣传航海文化,多宣传海员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向党和人民展示中国海员的风采。
我向总裁和书记说,作为海员的唯一代表,我一定把船长的制服穿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去,让代表们都看到我们海员的形象,这不但是我个人的风采而是我们全体海员的荣誉。
我践行了自己的承诺,那天在人民大会堂上内我坐在座位上非常醒目。连中央电视台的摄像记者一直把摄像机对着我。晚上CCTV1新闻联播中,尽管我的身影出现一秒钟,这不是每一位代表能够享受在新闻联播中的1秒钟待遇!我作为海员代表享受了!海员制服的形象或许能够留在了人们的眼帘中了。
海员需要主动地展现自己。当你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搬运货物的时候,也别忘了搬运自己的光辉的形象,迭现海员的风貌。我想到了国际歌中的一句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后面的歌词我想善意的篡改一下:
“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成就海员的荣誉,让海员的制服大方出现在街头巷尾!团结起来到明天,海员社会地位提高一定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