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我国拟用2600亿建海底隧道 大连到烟台仅40分钟!
再过一个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以下简称跨海通道)最终方案将定稿,形成一个总报告和12个分报告。
这些报告将以中国工程院的名义上报国务院。
尽管目前跨海通道的最后工期还没有确定,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整体投资在2600亿元左右。跨海通道建成后,归属铁路总公司管理,届时从大连到烟台最多只需要40分钟。他算了一笔账,“这样的项目铁路总公司应该还有一些出资,如果山东和辽宁两个省各出1000亿的话,按照每年返利8%来计算,12年就差不多会收回成本。”
“货运会很赚钱。”这样的话,如果剔除返利的160亿,剩下的利润不能分,因为隧道的维修、维护等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最初的票价可能会贵一些,因为一些成本会加进来。”
上千人参与规划,隧道项目21年没“走”下图纸
设立跨海通道最初的念头始于1992年。那时青岛加快铁路建设,从各个方面超越了烟台一大截。烟台市市委、市政府研讨如何加快烟台经济发展。
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副主任的柳新华和三位同事讨论认为,“如果能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烟台不就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柳新华这样一个不经意的提议,触发了烟大跨海通道的梦想。
按照柳新华的构想,首先要修建烟台到大连的铁路轮渡,实现两大半岛“软连接”;其次,修建从蓬莱至长岛的试验工程,以小通道带动大通道;最后,修建蓬莱到旅顺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实现天堑变通途。
这个构想得到了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首肯和重视。1993年,经过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成立一个包括国家相关部委、山东省、辽宁省等在内的课题组。
当年9月,山东省在蓬莱召开了“跨海通道阶段性课题研究”见面会,与会的专家级别都比较高,不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次会议后,课题组的每个人都深受鼓舞,1994年的年初,跨海通道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
可是事与愿违,如今跨海通道项目已经过去了21年,这个项目却依旧停留在设想、图纸和研讨会上。在这21年中,直接参与过跨海通道研究的人有100多人,间接接触人数过千。
跨海通道火车全是平板车,可连人带车运输
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专家王梦恕就知道了这个方案,2012年,他正式参与到跨海通道项目中。
2008年有关部门曾提出大连段隧道入海、烟台段隧道出海的北隧南桥方案。 “我当时就觉得北隧南桥的方案不行,那么深的地方,要高出路面那么高,肯定有风险。”王梦恕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梦恕都在思考渤海海底通道问题,经多次试验后,他认为“现在不管谁修这个海底通道,我们都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最终,跨海通道正式否决了北隧南桥方案,定为深埋的全隧道方案,“深埋最大的好处就是抗风险。”王梦恕说。跨海通道将采用复合衬砌结构的形式。就是将一层厚道分成同等的两层,中间加一个防水隔离层,以此来增加柔软性,这个结构抗裂性很好。
在即将上报的方案中,跨海通道先从大连旅顺附近定一个入地点,蓬莱有一个登陆点。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速度能达到220公里/小时。
跨海通道的火车都是平板车,当汽车要通过时,人可以不下车并把车开上平板火车,固定后被火车统一拉过隧道,到达后,开车出通道。
蓬莱市很着急,找了4个登陆点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就曾表示,希望这项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跨海通道的修建,无疑能串联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个城市群,进而扩大辽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
蓬莱市政府按照项目的要求一共找了4个登陆点,“前3个被否了”,王梦恕说,最后一个登陆点离机场、码头及高速公路都很近,加上登陆点,很容易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枢纽。
“隧道都是深埋,所以附近不允许再修建任何房屋,这也是地方政府也着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王梦恕说。
一年节省燃油量相当于一个中型油田一年产量
鲁中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介绍:目前渤海海峡南北潜在汽车日流量至少为三四万辆,预计到2015年超过10万辆。
而烟大铁路轮渡加上其他客货轮渡,日运汽车不超过1万辆,很难适应南北货流需求。进出东北的货车有相当需经山海关绕行1600公里。
不仅如此,烟台大连直线距离仅170公里,乘船则需6.5~8个小时,且每年都有1个多月因风浪不能通航。
课题组成员柳新华说,如果以3万辆汽车的日流量来算,每车节约500公里路程的话,一年可节约的燃油就可达100万吨左右,这相当于一座中型油田一年的原油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