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参加市长网友交流会我提怎样的建议?
我很早就从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上得到市长准备与网友交流的信息。
作为一位上海市民我目睹了上海的巨变,也看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巨大成效,斐然成绩让全市人民有目共睹。
上海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目标已经初具规模也基本趋于成熟。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平稳、社会民生持续得到了改善,社会的治安管理也达到了和谐发展。另外2010年的世博会又在上海举行,又增添了上海在世界上影响和成名度,也让世界从上海了解整个中国。我作为一个上海老市民感觉作为上海人非常光荣。更让我感到我职业的自傲,它让我从上海走到了世界,不单将中国人、上海人的精神面貌带给了世界,也把大量“Made in China”的货物运送到了世界各地。
当我写到这里时大家都知道我是从事远洋运输的职业,我是一名中国超大集装箱船舶的船长,常年航行于中美航线、中欧航线。进出过世界先进的港口、落后的港口。
因为职业关系,我特别关注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看到了上海在航运方面的巨大投入。可以这么说吧,我跑遍世界各大著名港口。我最为感到满意的是中国的港口建设,特别是上海的港口建设。当年(1994初),我驾驶一艘小型集装箱船舶试靠了外高桥码头一期,现在外高桥码头变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港,乃至成为了上海重要的江河港口,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由于受到长江口航道水深的局限,上海又建造了真正意义上的洋山大港,上海终于有了“上海”的出入口,上海的航运也真正步入了蓝色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的港口建设是一流的、最现代化。从洋山港开港后,我从1期泊位靠到了现在的3期泊位。我目睹了洋山港的发展,看到经常靠泊的洋山港集装箱桥吊林立,看小洋山岛上的高耸的信号台,我仿佛感觉得了投生海洋职业的骄傲。因为我的船舶就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她一直受到了港口的热情的接待,享受最现代化的装卸待遇。基本上可以做到先到先靠。先靠先卸,绝对不会出现耽误后影响班期,中国港口装卸作业的管理已经走到了世界先进行列。洋山港具有中国最先进的桥吊,一次可以起吊4个标准集装箱。其速度任何世界集装箱码头无可媲美的。一艘一万多箱的超级集装箱船舶可以在短短的24小时内完成装卸作业,这在发达国家也很少能够做到的。我感受到上海在体现学习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中为航运中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由衷感觉上海港口蓬勃的运作带动了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而流动的船舶支撑了港口的发展,一个港口经常是汽笛声声,那么港口一定是非常繁荣。
世界贸业90%的货物都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所以说港口的发展是受到了国家的外贸发展影响,而影响外贸出口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船舶了。而船舶又是靠海员去开动、航行的。
一句非常经典的联合国海事组织发言人的讲话:“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
由此想来港口除了装卸的功能外也是漂泊大洋、运送货物到世界各地的海员能够踏上陆地的唯一场所。人们常常把海员不畏艰险地航行到大洋彼岸作为人生事业的成功。而海员到达大洋彼岸却意味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环境。所谓的港口就是海员的“幸福港湾。”
对于我们上海籍的海员来讲,到了洋山港就是到了家乡,到了家人的身边了,其感情和意义耕甚于“幸福港湾”了。
港口装卸、设备都现代化了,是否港口在对港口的主要服务对象——船舶方面是否现代化呢?我感觉到这与发达国家有了明显的差异。
我直言不讳地说吧:“中国港口是世界上对海员关心最差的的港口之一。洋山港更是海员最不愿意去靠泊的港口!”
在港口现代化建设上洋山港无与伦比,而对港口主要对象——海员方面却少了很多人性化甚至人道方面的关怀。
因为自己是海员、是位船长,我对港口服务方面感触非常敏感。其港口对海员主要服务方面还存在如下不足。
1. 世界大部分的港口都设有海员俱乐部:过去远洋船舶靠泊码头少则一、二天多则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现代船舶、特别是集装箱船舶在港口停留的时间仅仅是十几小时,多则24小时。海员远航终于到达了港口,需要一个调节情绪和融入社会的缓冲地带。由此,国外港口都会在港口不远处设立一个供海员休闲的的地方,哪怕房间再小也有这么一个地方。提供海员能够购买生活必须品、书籍、阅读、上网、打国际长途电话的地方。但是,在中国港口目前没有一个服务于海员的地方,连象征海员俱乐部的名称都没有了。在上海港找不到一块为海员就近活动的地方。
2. 海员因为靠泊时间短暂,需要办事的原因很多,加上港口作业限制人员行走。可是港口没有提供足够的交通工具,要么死板的班车时间限定,要么干脆不提供交通车。
3. 海员因为工作特殊,长期离开家庭。当船舶靠泊洋山港之后很多母港家属都希望“探船”,可是家属的探船之路如同“红军的万里长征”,各政府、单位主管部门前堵后追,人为制造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属到了港口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手续才能探船。这似乎觉得对海员工作的歧视。港口方面更本不体谅给港口带来繁荣的使者。
4. 远洋船舶的补给。因为层层莫名的障碍和港口的不尽合理的规章。至今为止,航运公司的船舶伙食补给存在障碍,一些有资质的服务商未能突破障碍进入码头直接为为远洋船舶提供伙食。就我服务的公司出现了要上海的伙食,上海的供应商只能开着货车长途跋涉赶到宁波北仑港送船。那么为什么上海供应商开车到外地送伙食的疾苦,洋山港方面为什么会置之不理,个中的障碍又是什么呢?
5. 海员在短暂靠泊情况下,需要到港外办理一些事务。像洋山港这样的岛港却没有在泊位大门附近有任何交通工具。海员只能望着几公里长的康庄大道兴叹公路的发达,服务的欠佳。一座32公里的东海大桥更是成为靠泊洋山港海员不可逾越的天堑。不要说外国海员,我靠泊洋山港至今,没有一次靠泊能够通过东海大桥回家。靠泊洋山港,我如同靠在一个陌生国度的港口。曾经在国外碰到一位外国船长,他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最不喜欢靠上海的洋山港,因为那里对海员的服务最差!”
港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窗口。港口是船舶、海员的集散地,海员到了港口后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没有做好窗口的工作,那么就是这个港口再发达、再现代化,在饱经风霜、周游列国、经风雨见世面的海员眼里还会实际对比的。要体现在港口硬件方面、也应该体现在一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之上。是问,如果一个港口在海员中没有留下文明港口的印象、良好的服务口碑,那么它还能成为世界上大港口吗?
如果上海港打开一个明亮的窗口,能够改善对靠泊的船舶服务。那么世界上流动的海员心中对上海印象极大改观了。
请社会、港口尊重海员,请社会、港口理解海员!理解海员的家属的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