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春分抒怀崇明岛 (散文)
春分抒怀崇明岛 (散文)
年年岁岁、春分如期;一如既往,周而复始。今年的春分,是不同寻常、不同凡响、不同意义的春分。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即为春分。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东亚的中国、北欧的挪威等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之说法:“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个月之半,故谓之分“。另外《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篇》之说法:“春分者阴阳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按历来的春分传统习俗:放风筝。小时候我与小伙伴们放学了,一时不回家,把书包扔在河浜岸脚青青的小芦青旁边,在岛上阡陌的田野上放风筝,看谁的风筝放得大、放得高、放得远:放飞童趣、放飞心情、放飞快乐,那是最为“人来疯”的放松时刻。正应验了清朝文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按历来的春分传统习俗:吃春菜。春分之际,春雷鸣响、万物复苏,正是吃春菜的好时节。“春菜”是一种崇明人家都认识和喜爱的嫩绿嫩绿的野苋菜,采之往往与鱼片滚汤,叫做“春汤”。崇明山歌唱的是:“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之际在于春,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体康健。 崇明人家还要酿酒。用三分之二的糯米、三分之一的白米,掺和、淘净、滤干、蒸熟,待其半温,加入适量苏州甜酒药,用老棉被子窝好保温发酵酝酿。不两日即成上好的崇明米白酒这酒软绵甜口,好喝,但却“绵中藏针”有强大的后劲。记得1978年春天,在我的结婚喜宴上,上海海运局“工农兵18”客轮上的船员朋友小钱,趁着好喝,馋酒,不听劝,不胜酒力,醉倒昏睡三天三夜。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东海瀛洲的崇明米白酒,酒香迷醉醉倒了东洋瀛洲的日本客,每年出口的崇明米白酒换回真金白银的外汇。 春分这天不仅要酿酒,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庄稼丰收。
按历来的春分传统习俗:赶晦气。当天黄昏,崇明岛上的少儿朋友会三五成群地争相敲打铜铁家什器具,乒铃乓啷‘叮当做响,赶走吓跑霉气和晦气’。
春分祭日源于周代。《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因而这一春分习俗便历代流传下来。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攫祀。” 还有梁代宗懊《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南北朝时,江南人在这春分时节,在屋顶上栽种戒火草,就整年不必担心有火灾发生了。崇明岛上的崇明人家则有黄杨树辟火的说法,这都体现出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憧憬和向往。
今年的春分,我们欢天喜地迎回了凯旋而归的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小彭,她是新时代的海嫂,我们的外甥媳妇,外甥小钱是远洋轮上的二副,出海在外,随船跑新加坡。让她在崇明好好调养休息,岛上空气清新,菜蔬瓜果新鲜。她是上海市紧急派遣、连夜驰援武汉的上海市第5批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在武汉战“疫”的两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她和她的恩师、她的同事,轮值在第一线,当她们(他们)没穿那一身白大褂、防疫衣时,同样是一个拥有鲜活生命的普普通通的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但当一穿上这白大褂、防瘟疫衣,一身的征衣,象征肩负着一身的使命,那既是白衣天使,又更是白衣战士,给在死亡线上哀哀呻吟、苦苦挣扎的病患,带来了生还的希望和可能,彰显广大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直面瘟神、生死博弈;华佗扁鹊、救死扶伤。若说不苦、不累和不怕死,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假、大、空的废话或谎话。自然界的小虫虫蝼蚁尚且贪生、懂得要爱惜和爱护自己的一条小命,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珍爱生命乃是世界上的一切动物的天然本能,无可非议、更是无可厚非的呀。正因为我们是人,是顶天立地大写的中国人,是有睿智的、有理想的、有信仰的中国人,是深深懂得救死扶伤、懂得家国情怀、懂得大爱无疆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偌大的一个中国,偌大的一众中国人,在党中央和习主席的“全国一盘棋”整体战、阻击战的统一部署下,小彭在其夫君小钱二副远航的日子里,作为新时代的识大体、顾大局的一名年轻海嫂,积极应征、英勇参战。好样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牺牲在战“疫”前线的是烈士、是英雄,活着归来的是勇士、也是英雄!
在这子鼠不平凡的春分,我们向烈士们默哀!向勇士们、英雄们致敬!
春分好时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万物苏醒、莺歌燕舞。(The end)(字数:1746)
——作者:王德章
中远海运(天津)退休报务员
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 会员
电话: 180-191-3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