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记谢我的英文启蒙老师丁望茹 (散文)
记谢我的英文启蒙老师丁望茹 (散文)(修改稿)
一九七一年初夏,我刚从海军舟山基地复员到天远,就接到《通知》上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进修学习,天远公司的决策领导层,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那特殊年代、特殊氛围、特殊需要之前,委托大连海运学院进行代培,旨在为解决本公司的行将急速发展之急需技术干部船员而未雨绸缪、早作储备。
当我乘坐上海海运局“工农兵18号”客轮,从上海来到大连,大连海院派一辆大巴等候在客运码头,拉着一幅大红横幅:“欢迎海军复员军人新学员”,把来自南方的一拨新学员,接到大连凌水桥畔~大连海运学院的学生楼。
大连海运学院的正大门口,有一长条横幅:“用毛泽东思想上好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
一待入学报到之后,顷刻就颠覆和刷新了我原先的模糊概念和错误认知 。我原以为大学的老师(教授 助教),男性的应是白胡子老头,女性的应是银发飘飘的老太,一个个都戴上好像啤酒瓶底似的高深近视眼镜,彰显儒雅;一个个体态丰满、大腹便便,显得满腹经纶、学富五车,都是文化严重的高级知识分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开学了,教我们远洋通信英语和无线电机务的老师:有男有女 、有胖有廋、有高有矮,可一个个年龄都不过在30岁至50岁之间,一个个都拥有“文革”之前就已评定的教授或副教授的职称,还没有年老到白胡子或银发飘飘呢.
我们的英文启蒙老师丁望茹教授,上海人,还不到四十岁,一米六的个子,微胖, 两眼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头乌黑的短发,端庄、朴素、整洁,让人一看就晓得是知识女性。
师者,乃为“传道、授业、解惑”。丁老师不仅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是一个热心人,而且在英文教学上更是不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授,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行家里手。
我们这拨新学员,原有的文化程度普遍都很低,大多数是初中生,还有几个是小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出、背不全的。若说学英文,真好比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呢。
英文第一课上的是“Long live Chairmen Mao/毛主席万岁”! 开学两个月了,对于在海军部队曾经死记硬背的原无线电通信报务上的常用简字,例如:“OPR/报务员” “UGT/加急电报” “GA/发过来”等等,还有158个“Q”常用通勤缩语,例如:“QRA”“QSA”“QTA”等的一系列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的半拉子知识, 通过学习英文,这才全面晓得和掌握了其整句全文的中英文互译之意。
丁老师提醒我们,要想学会英文,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定得改变和转换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例如,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若说“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 得先说“大连海运学院”,后说“无线电系” ;然而在英文中,那就得按人家老外的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就得倒过来说,得先说“无线电系” ,后说“大连海运学院”,则应是“The Radio
department of Dalian Marine college”。还有,更难以学习掌控的是关于英文的“介词”:“at”“in”“on“”with”“within”"without"等的甄别使用之要点和窍门。
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进修学习结业,临别,丁老师慷慨地赠送给我一本《袖珍英汉字典》,字典虽小,但却无比珍贵,当时即使再有钱也是买不到这工具书的啊!
丁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英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交流工具,进一步学好用好英文,力争做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乓乓响”的远洋船舶电台报务员!
我记谢丁老师,丁老师现今已是九十高龄,她一杆教鞭三尺台、桃李芬芳满天下。谨此遥远而真诚地祝福她老人家平安、健康、快乐、长寿!(the end)
(字数:1371 )
—作者 王德章
中远海运(天津)退休报务员
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 会员
电话:180—191—31897